让青春依然可以自在奔跑!3D打印技术帮助12岁女孩勇战骨肉瘤——湖南省首例儿童胫骨远端定制化假体保肢手术成功实施
湖南省肿瘤医院 时间: 2025-07-22
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顺利完成省内首例儿童胫骨远端定制化保肢手术!12岁的湖南女孩小雅(化名)术后第一次尝试站立。她的左脚稳稳踩在地面,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通过3D打印定制假体置换手术,医生成功为她保住了左下肢,避免了截肢,让她依然可以用自己的双腿去追逐梦想。
术前手术设计及假体定制预装
从“生长痛”到确诊“儿童骨癌之王”
今年3月,家住娄底的小雅在一次体育课后左脚踝开始隐隐作痛,家人以为只是崴脚,没想到两周后疼痛反而加剧,夜里更明显,还伴有局部肿胀。到当地医院检查,X线片提示胫骨远端有可疑病变,转诊至湖南省肿瘤医院进一步检查后,病理结果确诊为——骨肉瘤。
“胫骨远端的骨肉瘤在儿童骨肉瘤中约占10%,它的位置靠近踝关节,切除范围非常有限,一旦处理不好就只能截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主任医师介绍说。更棘手的是,小雅还在长身体,截肢会对她的外形、走路、脊柱发育,甚至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多学科联手,量身定制“保腿”计划
为了尽可能保住孩子的腿,医院迅速启动骨肿瘤MDT(多学科会诊),影像科精确测量肿瘤边界;外科医生综合评估骨力线和关节稳定性需求;与国内3D打印中心合作,设计专属的个性化假体。最终,专家团队制定了一个“量身定制”的保肢方案:术前先进行4周新辅助化疗,让肿瘤缩小并杀灭可能的微转移;手术时沿肿瘤外3厘米的安全界线完整切除病变骨段;用钛合金3D打印的胫骨远端假体精准替代切除的骨骼,并与踝关节匹配固定;植入抗生素骨水泥,降低感染风险。
3小时精细“接骨”,用毫米级假体保住小腿
7月初,医师团队为小雅实施手术。切除10厘米的肿瘤骨段后,医生利用导航系统将定制假体与残余胫骨精准对接,并用多根交叉锁定螺钉加强固定。
整个手术历时3小时完成,术中病理快速冰冻显示切缘干净,没有残留肿瘤组织,这意味着手术彻底切除了病灶,同时保住了腿。
2周下地,孩子重新“踩在地上”
术后,小雅恢复良好。短短2周,她就可以扶着支具下地尝试负重。复查影像显示假体位置稳固,没有松动、感染或复发迹象。接下来,她还将完成后续化疗,并在运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平衡和肌力训练,让这条“新生的腿”更有力量。
专家说:3D打印假体让孩子少走截肢这条路
“过去40年,骨肉瘤5年生存率从不到20%提升到约70%,但截肢率始终偏高。”专家解释道。
3D打印技术的出现,让假体和韧带重建孔、关节面结构可以“一体化”设计,假体更贴合患者骨骼,术后功能也更好。据湖南省肿瘤医院统计,自2018年开展个性化假体置换以来,儿童胫骨远端骨肉瘤的截肢率从65%降到了不足10%。
父母心声:孩子的人生还可以奔跑
“刚听到‘骨肉瘤’三个字,感觉天都塌了,后来得知不用截肢,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小雅的父母说。现在,他们还加入了医院的“肿瘤患儿家长互助群”,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家长。
家长必看提醒:警惕“孩子长高期的疼痛”
骨肉瘤好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常常被误以为是“长高的骨骼疼”或“运动扭伤”。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夜间痛或局部肿胀,一定要尽早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规范化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让更多孩子带着自己的双腿去追逐梦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专家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和多学科协作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像小雅一样的孩子,不必再为截肢买单,青春依然可以自在奔跑。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